2024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住建系统锚定目标任务,统筹发展安全,转作风强服务、勇担当提效能、重民生办实事,强力推进美好城市、和美乡村建设,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
补短板提品质,城市基础设施更有韧性。聚焦城市功能短板弱项,持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。一是强力推进“三十工程”。田涧沟治理、城区排水、山阳路跨大沙河桥和再生水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项目有序推进,牧野路(影视路丰收路)建成通车。二是实施交通畅达行动。北环路、工业路等10余条老旧道路焕然一新,重启停滞十多年的和平街、新安路改造工程并相继完工,群众关切的陶瓷路、南通路等实现通车,全年打通拓宽了12条“断头路”“瓶颈路”。三是加强“里子工程”建设。整治河道23公里,新建排水管网18公里、更新改造63公里。新建公共充电桩536个,沁阳市成功申报国家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。四是强化基础支撑。研究出台《焦作市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办法》,坚持“渗滞蓄净用排”并举,将水弹性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,建成区符合水弹性城市要求面积达38.16平方公里。抢抓政策机遇,高水平编制《焦作市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,成功入选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。
保民生促更新,城市宜居环境更有品质。以城市更新为抓手,不断的提高城市功能品质。一是强力推进城市更新项目。全市2024年纳入河南省城市更新项目库项目共计134个、总投资432.11亿元,开工132个、累计完成投资261.4亿元。二是持续改善居住环境。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8个,建成棚改安置房1822套。列入省台账的19个房屋征收安置问题项目提前4个月实现整改清零,累计安置群众7917户、交付房屋13258套,全省排名靠前。三是加强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。严格落实“应保尽保、整体保护、真实保护、依法保护”原则,新增历史建筑26处,中站区西大井1919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,沁阳市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、博爱县清化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编制完成。
优服务强指导,建筑行业监管更有质效。秉持“视权力为责任、变管理为服务”理念,全力助推建筑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一是服务保障能力大幅度的提高。围绕“三十工程”成立服务保障专班,在施工许可审批、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等环节实行“立即办、、指导办、帮助办”。全省工改平台20个指标中,我市前六名指标12个,联合验收比率、申报材料电子化上传比例等8个指标全省排名第一。二是建筑业产值增速明显。实行“工业+建筑业”联动,帮助科瑞森等工业公司成功申领机电工程、矿山工程等多项建筑业资质,公司实现“设备生产+安装”同步经营,市场竞争力大幅度的提高。梯次培育建筑企业,在资质升级、企业融资等方面予以扶持,形成骨干企业的拉动效应,河南景盛和河南安都顺利取得总承包一级资质。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42.36亿元,同比增幅8.3%,全省排名第五。三是绿色发展势头更加强劲。组建焦作“双绿”产业联盟,一体推进绿色建材、绿色建造、绿色建筑,全方面促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,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达100%,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38%,在全省建筑业会议上进行了典型发言。四是建筑市场更规范。坚持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“两场联动”,深入推动打击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腐败和违法犯罪专项行动,严厉打击出借资质、转包、违法分包、关键岗位人员不履岗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。全年立案查处4起,处罚金额81.54万元。
建乡村促振兴,城乡融合发展更有活力。实施和美乡村建设行动,切实改善农房品质和人居环境。一是切实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。按照农村六类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总体要求,严格“三级审批、两级公示”等工作程序,持续推进农房抗震改造和危房改造工作,累计竣工验收635户,拨付中央补助资金1117万元。建立动态监测机制,完成5万余户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鉴定(评定)。二是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。严格落实“危房不住人、住人无危房”,推进既有危房由管控措施整治向工程措施整治过渡,采取拆除、重建、维修加固等工程措施整治的隐患房屋占比60.85%,超过全省中等水准13个百分点。三是努力提升农房安全管理上的水准。建立自建房安全协管员制度,培训上岗协管员1900余人,实现全市1816个村全覆盖。指导12家培训机构通过省住建厅备案,培训农村建设工匠1452人,有效提升施工安全水平和农房建设质量。武陟县率先进行试点探索,1400多个建房农户购买农村住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。四是持续推进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。巩固完善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,全年投入资金1.84亿元,垃圾转运量每月达到3.83万吨,有效治理率达100%。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,开展二次分类法的村庄超过80%。
守底线筑防线,本质安全提升更有成效。深入开展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,安全形势总体稳定。一是建筑施工安全平稳向好。坚持小切口、大纵深、抓关键,全覆盖开展重大事故隐患、起重机械设备等专项整治行动。累计排查一般安全风险隐患3924条,重大隐患15条,停产整顿12家,警示约谈17人,通报项目(企业)19个,问题隐患全部整改销号。组织各类培训20余场次,培训4000余人次,在全省率先推行起重机械设备电子证照,圆满通过国务院安委会年终考核。二是工程建设质量显著提升。强化建筑设计企业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监理单位主体责任,严把钢筋、混凝土等原材料质量关,整体的结构工程和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100%。开展住宅工程多发问题专项整治,累计下发整改通知书297份,处罚3起,处罚金额68.4万元。三是消防安全工作取得突破。在全省率先编制《焦作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技术指南》,打通了既有建筑改造利用过程中的“消防堵点”;首家编制发布《焦作市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普遍的问题防治指南》,推动消防验收问题由“事后整改”向“事前预防”转型。全市280个小区增设电瓶车充电端口8044个,“充电难”的问题得到一定效果解决。四是信访稳定工作成效显著。聚焦“事要解决”这个核心,深入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访明显问题治理三年攻坚行动,交办的102件线索已全部上报化解,全省排名靠前,1人获评2024年度表现突出个人(全省共4人),受到住建部通报表扬。
抓作风强纪律,新时代党的建设更有力。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,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慢慢地加强“政治三力”。一是强化理论武装。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,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。一年来,结合党纪学习教育,开展中心组学习14次,研讨交流9次,“第一议题”传达学习习最新指示批示精神40余次。二是提升能力作风。实行机关科室负责人全流程分包项目建设,提升工程质量、加快建设速度、控制项目投资,在打造精品工程、良心工程和廉洁工程的同时,多岗位历练了干部。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,列入市纪委台账的本级18个问题和列入省住建厅专班台账的39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。三是强化纪律建设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“零容忍”纠治“”,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,积极地推进违规吃喝专项整治,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,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免疫力显著地增强。